本blog推薦使用SafariFirefox瀏覽器以獲得最佳瀏覽效果

2009年8月30日

淺談豬籠草的分類

    豬籠草的分類是一個很大的議題,可以從傳統的形態分類到分子上的親緣關係,也可以從生物地理學到園藝上的栽培分類。不同的分類方式有其背後的目的與原因,而這些分類或多或少都能讓我們更了解豬籠草這群植物。

    各位最常見的分類方式,就是依照生長分布的海拔高度與溫度需求所作的分類:低地種中地種高地種特高地種。這樣的分類方式定義非常籠統而不確定,是屬於栽培經驗結合環境因子並以人為定義的一種分類方式。換句話說,今天就算我們知道Nepenthes sp. 的生長海拔,我們還是必須依照栽培經驗來判斷它是屬於何者。例如N. ventricosa (葫蘆豬籠草)生長海拔在1000-2000 m,但是卻被一般人歸類在中地種;而N. burbidgeae(豹班豬籠草)生長海拔在1200-1800 m,卻是公認的高地種。

    由此可知這種分類方式就認定上來說會有嚴重的問題:到底哪個植物應該分到哪一群?確定的答案需要許多栽培者的經驗與認同才會有結果。而對於園藝栽培者而言,這種分類方式可以快速判斷某種豬籠草的生長需求,就算他從來沒有栽培過,也可以確保植物維持在可以忍受的環境中。這就是為什麼一般人使用這樣的分類方式:栽培上的需求。因此就算這個分類方式有些籠統甚至有許多例外,目前還是廣為一般人使用。

    而豬籠草形態上的分類,可以從B. H. Danser 的分群談起(更早之前的處理在此暫時不提)。Danser 將豬籠草分為六群:基本群(vulgatae)、山地群(montanae) 、高階群(nobiles)、巨型群(regiae)、顯著群(insignes)、球型群 (urceolatae)。這六群各自擁有基本上相近的形態特徵,是一個以外部形態所作的分群。(各群所屬的種類可以參考C. Clarke 所著之“Nepenthes of Sumatra and Peninsular Malaysia“ 第82-83頁,或是直接參考B. H. Danser 所著“Nepenthaceae of the Netherlands Indies“ 第173頁;手邊沒書的朋友請參考維基百科的“Taxonomey of Nepenthes“條目。)

    然而這樣的分群,與形態特徵及分子證據所進行的親緣關係分析相較,有些值得討論的地方。首先以C. Clarke 在“Nepenthes of Sumatra and Peninsular Malaysia“ 以形態特徵所作的支序分析(fig. 40, p. 87),可以把部份山地群與高階群種類歸類於同一個單系群,而部份基本群與顯著群種類歸類於另一個單系群;除了巨型群的親緣關係較密切外,其餘的分群以形態特徵而言並無法被視為獨立的一群。(至於選取特徵以及特徵加權上的細部操作問題,在此不多談。)

    而以葉綠體基因片段所做的分子親緣關係分析(Meimberg et al. 2001)則顯示出,Danser 所作的六個分群與親緣關係的相關性並不高;換句話說,分子證據並不支持Danser 的分群結果。而更深一層的含意是:單純以外部形態的相似程度來衡量物種間的關係,在整個豬籠草科來說是有困難的。


豬籠草科分子親緣關係分析支序圖
點擊圖片可放大


    而有趣的是在這份研究中,遠離種化中心的特有種如馬達加斯加、斯里蘭卡、印度與澳洲所產的豬籠草,其關係較接近豬籠草的共同祖先;而廣域性分布且性狀變異大的種類如N. mirabilisN. gracilis 以及N. ampullaria,彼此的親緣關係比其他種類更為相近。這樣的結果顯示豬籠草在生物地理學上表現出某些趨勢,可能可以從分布的模式來評估種類發展歷史的長短;若未來有機會會再對這個議題多著墨。

    無論是從什麼樣的觀點,這些分類都反應出了某些事實;而各位也可以了解,沒有所謂盡善盡美的分類。隨著科技與知識的進步,目前所謂的最新分類結果可能只是未來研究的一塊礎石罷了。在各位觀察各種豬籠草的同時,可以想想曾經有許多植物學家絞盡腦汁在為他們分門別類呢!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