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pH值與導電度
土壤pH與導電度可以提供栽培者有關栽培介質的考量,而作者的調查很不幸的告訴了大家一件事:土壤要夠酸,水要夠乾淨。這是從以前到現在大家都知道的。自來水的導電度大約是300-500 μS/cm,但野外的豬籠草根部附近的導電度接近於蒸餾水般的乾淨。筆者認為這和經常性的地區降雨有關(以Borneo這個地區而言),也就是說被大量的雨水稀釋掉了。
而關於N. northiana 作者有所解釋,就是大部份的棲地類型(石灰岩懸崖上)作者到不了,所以無法紀錄到根部區域的數據;類似的地形可以到達的地方幾乎沒有土壤,只有薄薄的一層苔蘚,根部不是鑽進岩縫就是藏在苔蘚裡,這種地方紀錄到的pH是7.1,導電度280 μS/cm,但是似乎無法完全表現實際的情況。而另外長在疏鬆腐殖質的N. northiana 數值記錄在Table 1,但這種棲地類型與常態有些差異。這透露了一些訊息,至少N. northiana 可以生長在腐殖質的介質中。
作者還觀察到大部份的豬籠草棲地都有腐殖層,而許多豬籠草的主要根部都生長在腐殖層中,只有少部份會伸入真正的土壤層。筆者認為這個部份可能跟作者選取的樣本有關,也許是較小植株的樣本(理論上不太可能會去動到野外的成熟植株,因為那是繁殖的主力)會有這樣的情況。但筆者沒有挖過Borneo的土壤,所以也不清楚土壤的分層情況;不過作者的這個觀點至少告訴我們一件事:豬籠草可能需要腐殖質中的某些成份。
Table 1. 各種豬籠草根部區域的pH值與導電度(Malouf, 2009) | ||
物種 | 酸鹼值(pH) | 導電度(conductivity) μSiemens/cm |
N. albomarginata | 3.7 | 80 |
N. ampullaria | 4.5-5.0 | 25-30 |
N. bicalcarata | 4.5 | 25-30 |
N. burbidgeae | 4.4-5.9 | <10-20 |
N. fusca | 4.2-5.0 | <10-70 |
N. gracilis | 3.8-5.6 | <10-70 |
N. hirsuta | 3.6 | 70 |
N. lowii | 4.0-4.9 | <10-20 |
N. mirabilis | 4.2-5.0 | <10-30 |
N. northiana | 4.4-5.8 | 20-50 |
N. rafflesiana | 4.4-4.5 | 20-30 |
N. rajah | 5.6-6.0 | <10-40 |
N. reinwardtiana | 4.2-6.6 | <10-40 |
N. stenophylla | 4.8-6.0 | <10-50 |
N. tentaculata | 4.3-5.6 | <10-10 |
N. villosa | 5.4-5.6 | <10 |
N. x alisaputrana | 4.7 | 20 |
N. x kinabaluensis | 5.1-5.3 | <10 |
相對濕度
關於相對濕度的測量,筆者只能說並不那麼容易,因為會隨著各地的氣候狀況不同而有所差異;作者也有提出極高的相對濕度通常是因為當時在下雨,所以這個測量稍微參考就好。但至少以大多數的樣點而言,相對濕度都在60%以上。
Table 2. 相對濕度測量( Malouf, 2009) | ||||||||
RH(%) | 100 | 99-90 | 89-80 | 79-70 | 69-60 | 59-50 | 49-40 | 39-30 |
樣點數 | 7 | 8 | 8 | 4 | 14 | 4 | 2 | 1 |
伴生植物
伴生植物的部份筆者不打算在這裡著墨太多,原因是作者用海拔高度作為植群的分類依據並不夠精確;即便熱帶雨林的植群較為複雜而無法妥善分類,單純用海拔還是有很大的問題存在。舉例來說,迎風坡跟背風坡的優勢植群可能有很大的差異,但海拔卻相差不遠。此外作者的海拔區間使用了不連續的分段,而在生物學上的意義並不明確,去討論這部份其實不實際。但筆者還是整理出來供有興趣的朋友參考;其他的伴生植物多是野牡丹科野牡丹屬的植物,的確在當地野牡丹類十分常見。
Table 3. 不同海拔豬籠草棲地的伴生植物(Malouf, 2009) | |||
海拔(m) | 喬木與灌木 Trees and shrubs | 草本植物 Orchids\Ferns\Grass | 其他植物 Other plants |
0- 305 | Cratoxylum arborescens, Ploiarium alternifolium, Dillenia suffruticosa, Dipterocarpus sp., Shorea sp. | Orchids: Arundina graminifolia, Bromheadia sp., Bulbophyllum sp., Paphiopedilum stoneii Ferns: Gleichenia sp. | Alocasia longiloba, Begonia sp., Lycopodium sp. |
305- 610 | Nauclea sp., Tristaniopsis sp. | Ferns: Blechnum sp., Gleichenia sp. Grass: Imperata cylindrical | Lycopodium sp., Melastoma sp. |
610- 915 | Adinandra sp., Gymnostoma sp | Ferns: Gleichenia sp. Grass: Miscanthus sp. | |
915- 1220 | Ficus sp., Macaranga sp. | Ferns: Pteridium sp. Grass: Imperata cylindrica, Miscanthus sp. | Melastoma sp. |
1220- 1525 | Crotalaria sp., Gymnostoma sp., Macaranga sp., Nauclea sp., Vaccinium sp. | Orchids: Arundina graminifolia Ferns: Blechnum sp., Pteridium sp. Grass: Miscanthus sp. | Lycopodium sp., Melastoma sp. |
1525- 1830 | Adinandra sp., Nauclea sp., Phyllocladus sp. | Orchids: Arundina graminifolia, Coelogyne sp., Spathoglottis sp. Ferns: Gleichenia sp. Grass: Miscanthus sp. | Lycopodium sp., Melastoma sp. |
1830- 2135 | Agathis sp., Dacrydium sp., Leptospermum sp., Phyllocladus sp., Vaccinium sp. | Orchids: Coelogyne sp. Ferns: Blechnum sp., Gleichenia sp. Grass: Juncus sp., Miscanthus sp. | Hedyotis sp., Lycopodium sp., Melastoma sp. |
2135-3050 | Dacrydium sp., Leptospermum sp., Phyllocladus sp., Styphelia sp., Vaccinium sp. | Orchids: Coelogyne sp., Trichotosia sp. | Hedyotis sp., Iridaceae sp. |
以上是這篇文章主要的內容概述,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延伸閱讀。
5 意見:
hi,有些看法和您討論一下.
先針對內文,我認為他只調查了神山和
古晉附近區域,若要推論到整個婆羅州豬
籠草的分布狀態,似乎說服力不是很夠.
另外,我相信即使是相同種類,分布於馬來
本島的環境參數,和婆羅州的歧異度應該會
很大.再來,他提到豬籠草是Kerangas這類
惡地的先驅植物觀點蠻有意思,我想,若延伸
解讀,應該可以這樣想.豬籠草並不是不愛富
涵養份的土壤,而是競爭不過其他植物.但在
惡地,食蟲機制卻讓它們在不毛之地得擁一
片天.
不過,若就栽培經驗上來說,ph值和導電度
也許都不是那麼重要.我的意思是指,若能做
到那種環境也許是最好,但無法達到的話,差
一些也沒什麼影響.表格裡面ph值的數據幾
乎都是泥炭溼地的等級,但在豬籠草的栽培上,
酸性泥炭苔的使用不論是ep等大廠,或是泰國
的豬場,都已經漸漸被淘汰,水苔或是混合介質
(也許會混一些些泥炭苔)的使用是目前的主流.另外栽培介質中混入腐質土(譬如養甲蟲
用的那種)也不算少見.而台灣這邊相信您也
清楚,使用偏中性顆粒土的玩家所在多有,有
些甚至對纯蘭石情有獨鍾,不論種植或扦插
都嚇嚇叫.而一般培養土的混合使用更是早就
有人在進行,只是後來廣為流傳的"酸性無肥"
當道,只要豬籠草出問題,矛頭就指向"介質
有肥或是ph值不對"這種有些偏頗的觀點.
當然,裡面有些屬於絕對高地型的豬不敢保
證也是如此,畢竟氣候條件不適合,討論介質
適不適合也沒什麼意義.
以上拙見,請參考一下..^^
沒錯,我完全同意分布在其他地區地廣域種豬籠草的生長情形不見得跟Borneo一樣;因此我覺得比較有意思的還是Borneo特有種的資料。
關於先驅植物的概念,一般來說除了生長快速的陽性物種之外,大概就是一些生長週期短的植物。如果要說豬籠草是先驅物種,不太典型的原因是它並沒有辦法明顯的改變或提供特殊的環境因子讓之後的優勢物種進駐。以演替的觀點,我認為豬籠草的生長形態應該比較接近次級演替的概念;而部份豬籠草也的確生長在林緣或不同類型植群的交界帶。
而pH值與導電度的數據個人認為應該從灌溉方式分別來看,土壤只是影響的背景,真正反映在植物生長上還是水與介質交互作用的結果。即便使用酸性泥碳苔,使用腰水法也絕對與原生泥炭溼地的狀況天差地別。以pH與導電度的數據來看,無論那一種介質,似乎大量以軟水灌溉、排出成份的方式栽培都是可行的。也就是為何有些栽培先進會主張高透氣介質多次澆水的栽培方式。也許數據只是數據,良好栽培的情況並不一定與數據吻合,但我個人認為,野外的情況反應出與栽培的差異,至於是否會有相關影響生長的效應,這又必須控制其他的變因才有辦法評估。至少這些數據能讓我們多一些客觀討論的依據囉。 (2010年1月6日 下午6:32)
呵,我了解您的意思.
豬籠草的確不太符合一般認知上
生長迅速,散播力強,生長週期短等典型
先驅物種的特色.但是這些特色應該不是
絕對性,而是相對性的定義.在特殊的環
境條件限制下,譬如Kerangas的貧瘠沙質
土壤和岩石,造成了這少見的特例.
而依作者描述,我想,大部分豬籠草的生
長環境,的確應該是一個蠻標準的次級演
替林相.不過,我主要的著墨點是在於"肥分".
從文章中的延伸思考,和本身栽培經驗,
累積一定數量的樣本數,我認為使用含有肥
份的介質栽培豬籠草是可行的.
完全同意泥炭苔的使用絕對無法和整個泥炭
溼地相提並論,虛無縹緲一點說,盆內肉眼看
不見的世界所造成的影響,當然無法和整個
大環境比較.不過,高透氣性介質使用,小弟
會從另一個角度切入,您參考一下.
您所提的多次澆水是因為使用高透氣性,疏水性介質所造成的結果,這勢必造成管理上的
不方便.所以更大多數人,使用這類介質,配合
的方式是腰水.或是倒過來說,為了腰水,所
以使用這類介質.所針對的,除了泥炭或水苔
會造成的悶爛腐敗外(但是在擅長使用水苔
的人眼中,水苔是非常透氣的介質),還希望
能透過高盆,微濕的介質,誘導根部往下搜尋
水源,拓展根係.
當然,野外的數據如您所說,還是極富參考
價值,重現原生地的環境是一開始起步不變
的目標,而如何盡善盡美則在栽培過程中慢慢
修改.很不好意思佔用了您這麼多版面啦低賽,
不知道第四季的期刊您收到了嗎?
裡面有一篇關於毛氈苔捕蟲行為的文章也是
非常打破傳統,也許您有時間和意願的話也
願意撥空翻譯要點以饗大眾?非常謝謝您的
意見...^^
關於肥分的問題我認為可能有必要定義一下,至少個人的經驗中少量緩效性磷肥(如魔肥)對植株沒有不良的影響。但是氮肥與鉀肥(有機或緩效?)在栽培介質中是否會有施肥以外的其他影響?我想這個問題可以從您的經驗得到一些初步結論。我相信豬籠草的栽培介質施用緩效性肥料理論上是可行的,而速效水溶性肥料在葉面施加會比較有效率。
如同您說的,管理問題會影響栽培介質與灌溉方式的選擇;而高透氣介質多次澆水的栽培模式會出現在進階栽培者的考量中,個人認為原因就如這份報導所揭露的:原生地的根部相當乾淨。並非”泥炭土多次澆水“或”水苔多次澆水“的組合無法栽培,而是若以“根部的清潔”為目的,後述兩種組合需要的澆水次數絕對高出許多才有辦法達到高透氣介質多次澆水的水準。而澆水是要沖掉甚麼?事實上栽培介質分解時產生的代謝物很多,但我個人猜測最大的問題是和這些代謝有關的真菌,以及較有害的硫化物。純粹的氮肥我認為並不足以妨害植物生長;但氮肥在栽培介質中的是否產生其他負面效應如前所述,可能是另外的問題了。
最後關於毛氈苔的那篇文章,我看了一下標題與摘要,覺得正常啊!腺毛畢竟是食蟲植物最基本的態樣,從演化的觀點,是“能夠分解獵物獲取養分的毛氈苔”會留存,而不是“對獵物有反應的毛氈苔”。以投資報酬率和機率來說,前者的成本較低,而成功捕到獵物的機會並沒有比較低。這不代表沒反應是常態,而是“它沒反應是可以理解的”,而有很大一部份是演化的機率問題。至於翻譯的部份,在下目前還是專心搞好豬籠草這一塊吧!除非日後要討論相關的主題再說吧XD!您和一些喜愛毛氈苔的朋友(ex: saa)也可以考慮考慮翻譯嘛!大家分工比較快啊XD (2010年1月7日 上午10:47)
The first and only casino where you can win real money - Dr.
Welcome to Slots.lv, where you can get to 영주 출장마사지 play Slots for real 포항 출장마사지 money on 당진 출장안마 your iPhone, iPad and iPod 성남 출장샵 touch. Here you can play for real money, 안산 출장마사지
張貼留言
相關文章: